為更好地宣傳我校畢業生,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搭建雙向選擇的平臺,為2017年畢業生提供精準就業服務,2016年12月6-7日,我校在北京高校就業指導中心連續舉辦了兩場“北京地區高校體育專業畢業生大型招聘會”。全國157家用人單位提供了562個招聘崗位,據門禁識別系統統計,參加招聘會的畢業生人數達到1244名。招聘會分為兩天舉辦,12月6日為本科畢業生專場,參會單位76家,12月7日為畢業研究生專場,參會單位81家。
157家用人單位包括華中科技大學、重慶郵電大學、成都體育意昂等高校;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、北京市八一學校、上地實驗小學等中初教育單位;天津市體育局、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等事業單位;以及李寧(中國)體育用品公司、迪卡儂(北京)體育用品有限公司、荷馬國際體育用品(上海)有限公司等近百家知名體育產業集團或公司企業。本次雙選會不僅面向我校畢業生舉辦,還歡迎北京地區所有體育類專業畢業生參加,充分發揮了我校作為北京地區高校“示範性就業中心”的示範作用,在北京高校中引起很大的反響。
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認真落實校黨委書記楊樺提出的“立足於早,立足於細,立足於實”的就業工作要求,自今年9月開學伊始就開始籌備本次大型雙選會,並從10月17日開始在就業信息網、微信平臺等渠道廣泛宣傳,向全國各地不同行業、不同院校寄發邀請函和宣傳冊4000份,歡迎用人單位蒞臨本次雙選會招聘畢業生。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克服時間緊、人手少、任務重的困難,從畢業生和用人單位角度出發,精心籌劃了近兩個月時間,歷經網上報名、參會用人單位資質審查、製作海報、分配展位、車站接待和安排住宿等環節,事無巨細,為用人單位提供優質的就業服務,對用人單位來校招聘選拔優秀人才打下良好基礎,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。
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趙冰、副主任張卓林,幹部王正、武勝軍、王芳、體育傳媒系2017屆輔導員劉正和運動康復系輔導員白玉茗,自始至終在現場為畢業生進行就業咨詢,一對一地幫助畢業生分析就業形勢、修改求職簡歷,減輕心理壓力,尋求合適崗位。
從招聘會的調研情況來看,2017屆畢業生就業擇業觀念發生了極大的轉變。雖然北上廣深等城市落戶依然是畢業生就業選擇的重要方面,但是,越來越多的畢業生認為,他們不會過多的考慮就業地域和工資待遇,把個人職業發展前景、專業是否對口、科研環境作為就業求職的目標和方向。
在與用人單位的座談中了解到,單位挑選人才不僅僅要看畢業生的學歷層次,更重要的是全面考察畢業生的創新能力、科研能力、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。例如北京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崗位普遍要求具有教師資格證,同時應聘者除本轉向外還需具備良好的綜合項目技能;京外生源如果想進入編製內,學歷要求應為碩士以上;高等院校則要求畢業生不僅具有碩士以上學歷,還應具有一級及以上運動等級。
招聘會上,部分院系領導親臨現場。教育意昂和外語系黨總支書記聶偉、趙京慧,體育藝術系副書記謝謙,以及各院系2017年本科、研究生輔導員,積極主動與用人單位進行溝通,介紹院系辦學情況,推薦本專業畢業生。
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趙冰指出,201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高達795萬人,新增畢業生人數30萬人,受當前經濟持續下行和就業政策調整的影響,就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。從招聘特點來看,2017年用人單位普遍進校招聘的時間比去年同期明顯提前,招聘密度相對集中,人才需求量較往年大幅增加。到目前為止,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已為2017屆畢業生發布就業信息550條,提供就業崗位數量12280個,供需比超過1:4,校內已舉辦了37場校園專場招聘會。
作為畢業生出口單位,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從學校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,始終立足於“培養什麽樣的人,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”這個根本問題,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,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。中心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為畢業生提供精準化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,充分利用“互聯網+就業新模式”,根據畢業生求職意願,為畢業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咨詢,不斷拓寬就業市場,建立就業實踐基地,打開就業渠道,搭建跨區域、跨行業、跨類別的綜合就業招聘服務平臺,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擇業機會。
在招聘高峰期間,趙冰主任代表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,對意昂平台的畢業生提出幾點中肯的建議,一是要樹立“祖國至上,事業為重”的擇業觀,要了解各地人才就業政策和需求,要結合自己的專業,找大舞臺,幹大事情,到西部去,到基層去,努力實現個人的理想和價值;二是要抓住招聘高峰時期,及時調整自己的擇業預期,力爭留得住、幹得好、用得上;三是畢業生要不斷加強自身專業知識技能的提高,要調適自我就業心理,將自信、樂觀、飽滿的精神狀態呈現給用人單位。